在諮商室裡面,不同的個案有著不同的故事,每個人心中困擾不同,在自己的主觀世界裡面,所感受到的苦也不同,個人因為自己所認定的信念,因而產生了不同的煩惱。雖說每個人的故事不同,紛紛所呈現的問題也不同,但最底層的核心,通常還是跟自己內在的空虛感有關。
一個人在什麼時候特別會覺得孤單寂寞?有人說是夜深人靜時,也有人說是人聲鼎沸、車水馬龍時,其實一點也不衝突,兩者都有可能是個人跟他人沒有太多連結的狀態。當一個人的內在感覺還算是良好時,也許還可以享受這樣片刻獨處的孤獨,但一個人不知道自己存活在這個世界的意義是什麼,感覺不到自己是被愛的,也不確定自己的價值是什麼,空虛感很容易的吞噬一個人的理性,在尋情找愛的過程中往往把自己弄得傷痕累累。
人們透過被重視、被愛感裡面能夠感受到自己的價值感,我們都需要愛的滋養,並且逐漸統合出自己的價值。多數人透過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去感受愛,也在尋求愛的過程跌跌撞撞。而有些人在環境或超自然的領域中接觸到另一種超然的愛,可能是透過信仰,或是在大自然中的感動,在這樣靈性的體悟中感覺到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確實是有意義的。不論個人心中所相信或認定的是什麼,可以確定的是他知道自己在這個世界上不會太孤單,即使是獨處,心裡也是踏實的。
愛的客體,是身為人都得面對的課題;愛的課題,亦是每個人一輩子的功課。無論個人所相信的是什麼,人確實多數時間都需要在客體中感覺自己的存在─不論是內在或外在的客體。以嬰兒跟母親做比喻,母親是嬰兒愛的客體,嬰兒不知道自己是誰,更不可能知道什麼叫自我價值,透過媽媽給的愛知道原來自己是有人愛的,能感覺自己是安全的、有價值的。只是我們不可能永遠的停留在嬰兒時期,只要哇哇大哭,就會有人滿足我們的需要,隨著年紀長大,對於愛的客體也會隨時有變化。離開了家庭之後,除了父母給的愛,也會希望得到同儕的認同與師長的讚許,青春期的時候,也會希望得到異性或同性的情感。這些人也都是所謂的客體,從這些客體身上,我們也經驗到自己在別人眼中的價值或分量有多少,也逐漸的統整出對自己的自我價值感。
但是這些稱之為客體的人,不可能永遠滿足我們的需求,或者是說只要是人所給出去的愛,都多少期待能更得到相對的回饋。每個人都在尋求對於愛的保障,希望付出最小的風險,得到最大的價值,因此,愛變成為是一種有條件的給予或交換。「你要先愛我,我才要愛你」、「你要愛我多一點,那我才會覺得安心」或「如果你不聽話,那我就不愛你了」,越希望從人身上得到愛,相對代價就是受到被愛的制約,因為那是一種有條件的付出。
但是這些稱之為客體的人,不可能永遠滿足我們的需求,或者是說只要是人所給出去的愛,都多少期待能更得到相對的回饋。每個人都在尋求對於愛的保障,希望付出最小的風險,得到最大的價值,因此,愛變成為是一種有條件的給予或交換。「你要先愛我,我才要愛你」、「你要愛我多一點,那我才會覺得安心」或「如果你不聽話,那我就不愛你了」,越希望從人身上得到愛,相對代價就是受到被愛的制約,因為那是一種有條件的付出。
但是愛在信仰或靈性層面中就不一樣了,某個程度而言,信仰也可說是人心裡面對於愛的客體的投射,人對神、佛或大自然等超自然的領域,可以投射出自己所渴望的各式各樣的愛。不管個人心中所相信的信仰是什麼,常常是藉由祂來滿足心裡的安定,一個人心裡想要什麼,會投射在他的客體上,我們都活在自己的主觀世界裡面。由於這些客體都是抽象沒有實體的,或者也可以說是充滿著想像,只要人心中認定或相信,這樣的客體所滿足的愛,就像印記一般的停留在自己心裡。如同剛學步的小孩,知道媽媽就在身邊,就算走的稍微遠一點,也還不會覺得太可怕,因為知道自己還算是安全。而在靈性中所感受到的力量,就像我們存活在這個世界裡的母親一樣,知道他一定在那裡,不管發生什麼事情,都可以有「我還算是安全」這樣的信念。
當一個人感覺不到愛的時候,不知道自己活著為了什麼,沒有可以繼續努力下去的重心時,內心裡面其實是很空虛的,人們對於愛的需要感與認同感可能遠遠超過於自己的想像,我們都需要在愛的滋養中經驗到自己的價值在哪裡。多數的人都是在痛苦之中才去經驗到內心裡的空洞,只是在這空虛無意義感的過程裡面,很少人懂得回過頭來檢視自己,自己的空虛為的是什麼?希望被滿足的又是什麼?真的有滿足了嗎?過程中我所付出的代價是什麼?在想要被愛的同時,我是否也犧牲了什麼?
一般而言,當一個人可以有比較穩定的客體,來滿足自己對於愛的需要時,他對自己的存在價值感跟安全感也會比較高,也不會太擔心自己對別人沒有貢獻,就會失去什麼,內在的力量也因為比較堅定,對於挫折忍受度會較高,或者對自己的信心較夠,處理事情成功機率也較大。也許大部分的人都習慣於外求,希望藉由別人或外在的力量來滿足自己,但是這樣的客體其實不需要遠求,他一直都在我們的心裡,每個人都有這樣滿足自己的能力,內在裡的靈性智慧隱藏在我們的生活中,等待你靜下心來去發掘他,我們所擁有的其實比自己想像的還要更多。